融界教育

融界教育首页 >> 融界微信

为什么只有1%的人能坚持做量化投资?

开通高手技术视频大全【终身账号】    发布时间:2019-05-29 17:23:12    内容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之前的采访中,陈晓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从个人角度诠释了量化之于这个大时代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做量化上手绝非难事,“完全照着我的教程做,大概2天就能让程序跑起来。”




陈晓优


网名“用Python的交易员”;

均直资产担任期权部门主管;

国内用户最多、全球排名前三的量化金融开源项目作者;

华尔街见闻付费特辑《量化投资24小时》主讲人;

伦敦卡斯商学院数理金融硕士;

曾在数家大型量化私募基金担任量化交易员和期权投资经理;




Q:能否科普一下,国内目前有哪些量化爱好者社群?


陈晓优:线下活动团体最有名的是冯正平的“宽客俱乐部”、丁鹏的“量化投资协会”。线上的爱好者论坛,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我曾经很喜欢的“金融物理论坛”,在2012、2013年时候做得很不错,但后来高水平爱好者觉得自己投入太多而收获太少,所以逐渐淡出,最后论坛也被迫关闭了。


“维恩的派”项目主页


Q:回国5年后,你对国内在量化领域的发展有什么具体期待呢?


陈晓优:从我个人而言,首先最感兴趣的肯定还是推广“维恩的派”(vn.py,目前为国内用户最多的量化交易开源项目之一)。其次呢,我比较大的愿景说起来可能比较虚,就是因为国内金融量化领域忽悠还是太多,个人觉得自己还算个靠谱的交易员,因而我希望圈子里靠谱的人更多些,真正把行业做起来。


狭义的量化可能就是全自动交易,但广义来说还包括场外期权交易,这些国内能做的也就少数几家大型券商,对接的都是海外大投行,而小的机构既没有资金投入研发也招不到靠谱的人才。这样我的交易度就被限制在那里,所以我希望行业大一点,竞争激烈一些,行业整体发展会更好,也有利我赚钱嘛。(笑)




Q:那有没有人受你影响、投身金融量化的成功案例?


陈晓优:这还挺多的。我接触学习量化最主要的群体,应该就是大三大四或者刚刚工作、读研的学生,他们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态度也比较认真,不像大一大二学生可能还处于放松自我的阶段。


最早在三、四年前,就有几个大学生朋友主动学习的意愿很强,经常在论坛问问题。从他们不同时期的提问中,我可以看出他们是一步步从完全不懂,到实际应用,最后应该是去金融机构接触到实际业务了。




Q:会不会有人跟你学了量化,因为亏钱了或者程序出bug而跑来质疑你?


陈晓优:我的教程虽然未必能告诉大家什么策略能赚大钱,但可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策略一定赚不了钱、不能碰。如果老老实实跟着我的教程来做,一年下来应该不太会亏钱。


可惜,我觉得从社群接触过的四五千人里,排除机构人士不算,真正能静下心来照我方案做的,不会超过50个。踏实一点做了个2、3年,每年都有小幅盈利,那你都可以自己去开个私募了,然而绝大部分人还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实际上,可以稳定小幅赚钱的机遇往往不少,但很多人并不满足。所以普通人想赚大钱,首先必须对自身能力有清醒的认识。




Q:国内量化交易员似乎大都有IT背景。作为从金融转入量化的过来人,你对后来者有什么特别的建议吗?


陈晓优:IT转量化和金融转量化的确是2个最主要的转型路线。我也曾在专栏里写过:“做量化交易,一种人是不懂编程,一种人是不懂交易。”而我自己是从“不懂编程”转换来的,所以对于我而言第一步就是学好一门编程语言的语法,然后逐步实践,不是像读书时只是应付作业、照着一步步执行那么简单。


在我学了一周Python的时候,恰好工作上需要跑期权定价。于是我边学边做这个项目,简单写了一个程序接入行情数据,然后将之图形化。再往后,我就敢试着写下单和交易的程序了。




Q:你觉得做量化交易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陈晓优: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和别的交易员一样,就是“你得理解这个市场”。无论做量化还是主观,我们都是在与市场博弈,区别只是技术手段不同。


另一方面,做这一行一定要诚实。盈亏骗不了人,市场不会因为你忽悠它,就多给你点钱。最后大家都“被迫”变得越来越诚实,扒出自己的诸多不足。比如在市场平稳期,你或许可以按套路赚钱,但“大波浪”来袭,光看模型是不够的。一味地看程序看模型,这也是很多纯理科或it背景的人,转做量化后比较容易犯的错误。




Q:所以对于预判“大波浪”风险,量化是不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陈晓优:从模型的角度来说,可能没什么效果。因为大型金融危机在历史上出现的概率很小,时间跨度也很大。而做量化却需要非常大的样本,总结出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的规律或特点,才能付诸于交易。


但在金融市场上有经验的人,哪怕入行开始就只做量化,对市场背后的运作原理也应当是非常熟悉的,会有一种专业直觉帮助预判,而并非依赖数据。




Q:既然你提到做好量化也要以专业判断为本,但有判断就有分歧,量化圈子是不是也会分化出不同派别?


陈晓优:量化圈子过去曾有过P宗(P QUANT)和Q宗(Q QUANT)的争论。P宗讲“真实波动率”,用量化实际去做交易;Q宗讲“理论波动率”,可用于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比如当年美国爆掉的CDS、CDO。所以其实次贷危机之后,Q宗基本就慢慢消亡了,因为大家意识到它风险太大,也没什么实际价值,各国监管也予以打压。现在国内做量化基本只有P宗了。


但所有金融模型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需要有比较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去弥补。打个比方,所有的模型就像一把尺子,都是有误差的,但有经验的交易员能知道误差具体有多少,因此误差对他没有影响。




Q:怎么开始在网上做付费知识分享了呢?


陈晓优:最早是知乎把金融量化话题的人气用户拉了个群。群里大家水平都比较好,即使没见过面,也都比较聊得来。后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分享平台出现了,包括华尔街见闻推出的付费特辑,关于知识话题的交流从所谓的大V之间,得以扩展到大V和粉丝之间。


我最初完全没想过要借此赚钱,单纯觉得这类分享的形式不错,方便与更多用户实时沟通。而观众提出的问题,有的会给我启发,有的则会带来自我满足感,让我觉得“我这东西真的还有挺多人喜欢的”。


陈晓优将于6月末在杭州举办期货期权实战量化培训,感兴趣参与的【点击查看】




Q:你觉得知识分享活动,让你最欣赏的有哪些地方?


陈晓优:首先它可以满足“好为人师”的欲望,另外我也可以借此结识一些业内大牛。其实量化的圈子,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地区的爱好者只有靠网络才能连通起来。


而知识分享的交流模式很透明、很直接,如果有人弄虚作假、自我吹嘘,就容易被人“扒皮”。我写了一些回答,等于告诉别人,我的水平在这里,我有干货,欢迎与我交流。


微信杂谈

融界公开课

  • 融界内部交易系统讲解

  • 日内波段操作交易技术

  • 期货123战法训练10讲

  • 四周期货实战系统培训

导师智慧
融界动态
专题新闻
热门文章

融界教育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