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界名家档案馆 搜索档案

我想被存档 > >

人人有一亿可能没用,家家有房子一定有用

发布时间:2018-05-28 15:27:36    内容来源:

2017年6月14-15日,傅海棠、孙成刚、沈良深入交谈,以下是沈良整理的傅海棠先生的相关观点:



   上图为“傅海棠的经济学逻辑”的主要架构示意


(1)劳动创造财富


1、劳动人口×劳动时间×劳动效率=创造的财富数量。劳动人口、劳动时间、劳动效率这三个要素中,劳动效率的可变性最大,劳动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


2、科技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交易效率的提高等,都能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动效率的提高则能够促进财富的创造。劳动效率的提高对应的是商品生产的增多,由此可以稳定物价,甚至让物价下降。假设以前一个人每天生产一部手机,现在每天生产十部,那么手机的价格就容易下降;而以前一个人每天为十个人提供理发服务,现在还是十个人,那么理发的价格就不容易下降,反而容易上涨。


3、交易环节是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桥梁,商人和商业都属于交易环节,物流属于交易环节,众多的互联网功能应用也属于交易环节。假设去商店购物需要一小时,在互联网上购物只需10分钟,那么多出来的50分钟可以进行劳动创造,可以用来休闲娱乐,也可以带小孩、照看老人,促进家庭和睦,这就是交易环节效率提高带来的好处。目前,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交易环节效率的提高仍有较大的空间。


4、交通,宽泛来讲,也属于交易环节,货物运输效率的提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出行效率的提高更重要,因为人是有创造性的。坐普通列车需要3小时,坐高铁只需1小时,节省出来的2小时具有巨大的价值,节省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时间,而是所有坐高铁的人的时间,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非常大。


5、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慢,这和不能较好地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关,因为较多服务业的效率很难大幅提升(比如理发、家政)。


(2)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6、物质财富是基础,精神财富是提升,两者都重要。


(3)生产和消费


7、某人月收入1万,住五星级酒店觉得太贵。如果每个酒店都建成五星级标准,他的收入就能自动匹配到觉得住五星级酒店不贵的程度。比如建造五星级酒店的能力足够大了,五星级酒店的房间供应大大增加,若干年后,五星级酒店的住宿价格涨价不多,而此人的收入增长较多,他就不觉得五星级酒店贵了,关键还是商品的供应量要足够,就像十年前他买10万一辆的小轿车觉得贵,而现在不觉得贵是同样的道理。即便是房价,也是如此,近二十年来,上海的房价涨了很多,但人均居住面积也大大提高,就是说并没有因为房子价格高了大家买的面积少了,反而是买的面积更多了,主要原因就是房子的供应量在加大(当然,房子供应量还不够大,仍需要进一步增加,才能缓解房价的过快上涨)。只要房子的生产量足够大,家家住200平米的房子是有可能的。


8、一个行业财富生产多了,也会促进其它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个行业的商品供应多了,价格就会相对便宜,人们在这方面的支出所节省的钱可以消费在其它行业。比如原本20万的车,卖15万了,省出来的5万可以买冰箱、彩电,也可以用于小孩子的教育,这样一来,家电行业的收入和老师的收入会增加,这两个行业会因为汽车生产量加大而变相受益。


9、如果一个行业大部分企业都亏损,钱亏到哪里去了呢?“亏”到了其它行业,“亏”到了老百姓的口袋里。比如鸡蛋的成本是3元每斤,因为一段时间内生产量偏大,导致价格跌到2.5元每斤,那么相当于我们大家买鸡蛋时每斤“赚”养殖企业0.5元。只要是内销产品,周期性的盈利和亏损都没有大问题,因为即便一段时间里亏了,全国来讲,财富也没有减少。


10、生产者亏损,财富并没有变少,只不过一部分劳动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免费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由此,生产者拿到的劳动凭证就会不足,而消费者的存款会变多。如何解决生产和消费的不协调,一方面市场会自动调节,比如一段时间内苹果偏多,梨偏少,一部分生产者会自动转去种植苹果,另一方面则可以由政府引导,比如水果的生产量比较充足了,而蔬菜的生产量不够,政府可以补贴蔬菜种植者,引导更多人去种蔬菜。


11、某个行业亏损,产品价格便宜,消费者占了便宜,此类消费支出变少,存款变多;而在买房、买豪车、买奢侈品时支出较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进而补贴到特定的群体和企业,比如补贴给种地的农民,补贴给关系国计民生但亏损的企业。


12、企业生产1000万吨盈利10亿,生产1500万吨亏损2亿,对企业来说,应该是前者更好;而对国家来说,只要产品是好的,是社会所需求的,那么应该是后者更好,因为生产1500万吨给社会创造的财富更多,对人民来说也可以获得更多,国家只要体内调节一下,适当补贴该企业就行。


13、生产能力变大了,比如水泥、钢材的产出变多了,会不会用不完?水泥和钢材是财富,有了,我们就有改进的空间,比如把机场扩建,比如建更多的星级酒店。也有人会问,水泥和钢材是生产出来了,但是如果没有钱,怎么改进呢?其实,钱恰恰不是问题,对国家来说,要想有钱是比较容易的,对个体来说,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钱(比如贷款、商品交换等)。


(4)货币和货币调节


14、货币有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功能,货币有调节贫富的功能,货币有调节CPI的功能。


15、“经济过热”即生产和消费繁荣时,可以不放水,但不能轻易收水。如果生产端不缺钱,可以不放水,而如果生产端缺钱,还收水,则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16、商品价格温和上涨,自然会吸引企业进行更多的生产,如果社会稳定、消费正常,一般不需要收缩货币。如果财富创造的提升,消费正常并且还有增长空间,不能轻易收缩货币,因为社会还有加大生产的需求、更新换代的需求。人们的需求是逐步上升的,市场本来就需要货币的逐步增加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如果因为“经济过热”而紧急收缩货币,就会像上坡的汽车原本需要动力维持,而突然把动力撤掉,车子就容易下滑。当然,如果到了一定阶段,生产实在提不上去了,或是某个领域的消费已经饱和了,则对这个领域可以不放钱,甚至稍微收点钱。


17、通胀和通缩不能只看货币因素。价格上涨了可能是因为货币增加,也可能是因为生产不足;价格下跌可能是因为货币紧缩,也可能是因为消费不足。如果价格上涨是因为生产不足,应引导资金流向生产端,促进生产,若此时收缩生产端的货币,容易出问题。


18、放出来的钱,如果直接以福利形式发放,或不经过劳动直接进入老百姓的口袋,容易引发通胀;而如果钱放到生产端,扩大商品供应,人们通过劳动获得更多收入再用于消费,则不容易引发通胀。


19、现实中,可能有这样的现象,经济繁荣时,利息低,而经济低迷甚至经济危机时,利息反而高,这是有问题的。经济繁荣时,利息略高一点企业也能盈利;经济危机时,利息太高,企业借不到钱则更容易破产。


20、货币供应越来越多,货币的租金(利息)可以下降。存款的利息,相当于是没有劳动而获得了劳动凭证,利息越高越有利于有钱人,不利于广大劳动者。有1亿的人,如果每年利息5%,一年就可以白白拿500万,就不用干活了。可以考虑差异化的利息标准,比如存款10万以下活期年化利息1%,存款10万到100万活期年化利息0.5%,存款100万到1000万活期年化利息0.2%,存款1000万以上活期年化利息0%,定期利息也可以类似设置,这样能够促使有钱人通过劳动、投资、企业经营获得收入,更有利于保护穷人的劳动,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21、货币的供应温和增加,生产和消费不断促进。这是一个经济体健康发展的表现。


22、作为个体来说,可以有钱,对国家来说,则要有财富。


23、货币只是个数,不是财富本身。人人有一亿可能没用,家家有房子一定有用。当人人有一亿的时候,这一亿的购买力可能和现在的一百万差不多甚至更低;而家家有房子的时候,不管房子的标价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家家拥有房子这项财富的事实是没有变化的。


24、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亿,并且一亿的购买力和现在一样高,那么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愿意干活了,粮食没人种,房子没人盖,财富的产出大幅下降,商品的供应越来越少,这一个亿迟早会变得没啥价值。


25、个体(个人和企业)的逐利往往是拥有更多的货币。而货币是劳动凭证,如果一个人不劳动而获得了劳动凭证,或是劳动量较少而获得了较多的劳动凭证,就是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26、国家的逐利应是拥有更多的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是国内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5)CPI与通胀


27、人们获得的劳动凭证(货币)没有消失,而劳动生产出来的财富一部分消费掉了,一部分沉淀了起来(一般不拿出来交换,比如家里的家电、家庭住的房子),还有一部分财富是免费使用的,综合影响之下,长期来看,物价会温和上涨。


28、较长时间的物价温和上涨对经济发展带来好处;较长时间的物价下跌则对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29、物价的温和上涨,对生产端有吸引力(生产更多,赚的更多),对消费端有也促进作用(越早买,越合算)。生产和消费的促进,有利于商品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


30、若物价上涨过快,在舆论上要压制消费,而具体操作应更多促进生产。


(6)计划和市场


31、计划是纲领,具体的分支和细节还是要市场去完成。宏观要计划好,而微观要搞活。


32、有大数据的支持,能够更好地计划,不是拍脑袋地计划,而是用实事求是的精神,依据真实的情况和数据进行计划,并且若事实变了,还要有调整的方案。


33、单个行业,平时主要靠市场调节,重要的时刻需要政府的计划调控;整个经济的景气繁荣,则主要靠国家的规划、调控、管理。


(7)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



34、不恰当的货币紧缩发生时,生产者不容易获得钱,就想着多卖货回笼资金,物价下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等物价跌得多一点再买),当生产者群体和消费者群体的预期一致性很强时,商品的销售就会出问题,正常生产就会受阻,企业收入就会下降,劳动者的收入随之下降,进而劳动者的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加以干预,会引发经济危机。


35、经济危机或经济低迷引发信用缺失,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要增加货币进行对冲,若投放5000亿没有明显的效果,可能是因为信用缺失导致的“信用”货币减少量有1万亿甚至更多。


(8)公共部门


36、中国的天网工程,摄像头监控力度大幅提高,相当于是国家花钱买平安,让老百姓的生产和消费更放心,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动力。


(9)汇率


37、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支撑,汇率不会大幅贬值。财富越多,汇率越坚挺。汇率保不保得住,取决于财富总量和财富生产能力。


38、增发货币,不一定导致汇率下降,比如货币增发1%,财富总量增加2%,汇率可能不降反升。人民币的汇率从八点几升到六点几,这个阶段货币大体上一直是增发的,汇率反而上升,主要原因是我们财富生产量提升得更快。反过来,即便货币不增发,而财富总量下降1%,则汇率可能下降。


39、若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不加息,人民币适度贬值,这是有利于出口的。但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必须加强外汇管制,防止过多美元外流。


40、一国的央行要有自主的货币发行权,也要有自主的货币政策制定权。央行的主要职责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物价的稳定是指相对稳定,短期可以允许一定幅度的涨跌,长期则应容忍物价的温和上涨。


41、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如果要放弃一角,可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即采取外汇管制。因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更加重要,对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更有现实意义。


(10)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


42、不同的企业,相同的投入,获得不同的收入,收入多的企业相当于是获得了劳动的溢价,即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凭证。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如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换,本国投入越少,贸易中获得越多,就是获得越多的劳动溢价。


43、企业生产商品的过程中,追求虚拟的高附加值,对企业本身有用,对国家内部的商品消费作用不大,而若该商品用于出口,则是有意义的。对内部来说,与其追求虚拟的高附加值,不如多生产一点实在的商品,让大家都能享用;对外贸易来说,虚拟的附加值越高,赚到的利润越多,以后就可以从国外买更多的商品回来,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