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我国期货市场还需大力发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3-22 08:40:33 来源:期货日报网

3月20日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第12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学术顾问、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就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由来、功能作用及未来发展等问题结合《发现价格: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一书作了主题演讲。CF40特邀嘉宾、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CF40学术顾问、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CF40常务理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共同出席读书会并围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作了深入交流。


姜洋在介绍《发现价格: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一书时说,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存在差异,我国期货市场与美国等境外期货市场也存在差异。


“与银行信贷、证券市场相比,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是最不被社会公众理解的一个市场,因为其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发挥具有隐蔽性。”姜洋说,“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有三个特点:一是向社会无偿提供商业活动的定价基准,具有公益性,人们不易看到;二是市场中的投机者为期货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方便企业套期保值对冲风险,但大部分人仅看到期货市场的高杠杆、投机性,而忽略投机者的正面作用;三是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易为企业管理原材料库存提供了低成本工具,但很多人习惯实货库存而对期货工具弃之不用。”


姜洋说,与美国等境外期货市场相比,我国期货市场是在学习借鉴美国等市场经验和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市场建设的环境看,我国的期货市场是在法治制度、信用机制、契约精神等市场最重要的基础环境尚未建立之时产生的,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政府推动的产物;从期货交易所合约标的的选择看,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之初没有作为合约标的物的商品;从期货投资者群体的参与能力看,我国期货市场具有合约小、散户多的特点;从市场交易结算机制和监管设计看,我国期货市场采取的是“先交钱、后交易”的方式,同时监管实行穿透式监管,存在交易所和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约束较多的特色;从遵循共同的一般性规律看,我国期货市场在具体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回想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争议,李剑阁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刚刚起步时比较混乱,监管也是难题。从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看,期货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但在风险和危机来临时时常被当作替罪羊。


“期货不是通胀的发动机,而是市场价格的温度计。”李剑阁说,“大家应该认识到,期货只是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期货市场本身并不能制造金融危机。”


在屠光绍看来,我国期货市场的根本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正确有效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进而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期货市场,那我国经济领域就缺少了一个基础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要将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放在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进行考量。


对于未来期货市场如何发展,尚福林表示,首先,要保持建立期货市场的初心,要围绕定价基准、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等来发展期货市场;其次,要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同时为避免市场过度投机,监管必不可少;最后,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序推动期货市场开放,逐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法治环境、诚信建设、投资者保护等基础性制度和防范风险能力,与30年前期货市场建立之初相比已经大大完善和提高,期货市场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壮大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姜洋说,但我国期货市场还需要大力发展。当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开放度还不够,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我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法治化、国际化建设,建立以本土期货交易所为主的国际化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形成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定价基准,参与国际市场相关规则制度的制定,尽快形成自己的软实力。


对于业界比较关注的期货法,姜洋表示,中国要尽快推出期货法,尽快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平台,为中国定价基准的确立、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法律支持。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六大签约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