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从广西调研看当地锰系合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12-12 16:22:27 来源:曾宁黑色团队

报告摘要

12月3日到7日,我们有幸参加了由郑商所支持、我的钢铁网组织的广西铁合金企业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中我们密集调研了广西地区若干家有代表性的锰系合金生产企业,并到访了南方最大的锰矿集散中心——钦州港。本次调研有力推动了包括我们在内,覆盖期货公司、贸易企业、投资机构、生产企业等的参与人员对南方锰系合金企业以及锰系合金的进一步认识。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着重梳理了当前广西地区锰系合金企业拥有的四方面主要机遇或优势,以及面临的四方面主要挑战。

主要机遇或优势包括:

1、南方锰系合金市场需求较大,且基本由南方合金生产企业满足;

2、合金企业环保投入大,环保达标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

3、锰系合金企业矿热炉普遍偏小,生产较为机动,停开炉成本较低;

4、供给端较为灵活,企业可以在碳锰和硅锰之间迅速切换产品。

主要挑战包括:

1、电费贵成为广西地区锰系合金发展的最大瓶颈;

2、炉型较小,未来两年或面临升级换代问题;

3、企业面临的现货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风险敞口较大;

4、同北方地区一样,未来新增产能较大。

正文

由于广西地区硅锰产量不及北方地区的内蒙古、宁夏等主产区,市场普遍对广西地区锰系合金企业关注较少。12月3日-7日,我们有幸参与了由郑商所支持、我的钢铁网组织的广西地区铁合金企业调研活动,期间密集调研了广西地区几家有代表性的锰系合金生产企业,并到访了南方最大的锰矿集散中心——钦州港,极大地加深了对广西地区锰系合金企业的了解和认识,并梳理了广西地区锰系合金企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一、 广西地区近年来硅锰产量占比维持在15%以上

广西地区硅锰产量在2015年以前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的占比也连续三年维持在25%以上,并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的27.93%。间接推动了省内的钦州港2010年成为我国最大的锰矿集散中心并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锰矿到港量超过500万吨。但由于2015年硅锰市场低迷,现货价格一度逼近4000元/吨的近几年低位,加上广西当地生产成本较高,因此2015年广西地区一大批硅锰生产企业在当年被市场淘汰,导致该地区硅锰产量在2015年出现断崖式下降。但最近几年,广西地区硅锰产量相对平稳,在全国中占比一直维持在15%以上。

我们本次调研的对象除了钦州港外还包括广西一家大型铁合金国有企业A,一家外资控股铁合金企业B,一家广西大型铁合金企业的子公司C,一家广西知名铁合金企业D,一家广西锰基材料生产商E,以及一家锰矿贸易商F。

二、 广西合金企业拥有的主要机遇或优势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着重梳理了当前广西铁合金企业拥有的四方面主要机遇或优势。

(一)南方锰系合金市场需求较大,且基本由南方合金生产企业满足

当前南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钢铁企业和铸造企业,对包括硅锰和碳锰在内的锰系合金有着强劲的需求,且这些企业的需求基本由南方合金生产企业来满足。根据我们的统计,仅湘潭钢铁等八家钢铁企业12月的硅锰需求量就接近7.2万吨,且部分企业受螺纹新国标实施影响,潜在硅锰需求量仍然客观。同时,由于铸造企业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对碳锰的需求量也较大。

(二)合金企业环保投入大,环保达标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

我们发现,本次调研的合金企业近年来均在环保方面有大量投入,当前生产基本满足环保要求的除尘及排放等要求,因此后续的环保督察活动对这些合金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无重大影响。此外,当地的合金企业结合当地优势,在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方面有很大收获。目前主要的循环经济除最基本的水资源循环使用外,还有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气体回收利用,用作生产烧结矿的能源和作为燃料来生产酒精企业需要的蒸气,以及将生产过程产生的水粹渣低价出售给水泥企业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等。

由于锰矿中粉矿价格普遍低于块矿每吨度价格且临近钦州港便于粉矿运输,利用烧结工艺将粉矿加工为烧结块成为广西地区多数合金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的主要方法之一。据悉,仅12500KVA的矿热炉每小时产生的煤气就达到2500立方米,而更大的炉型每小时产生的煤气量更大。因此,烧结需要的燃料完全可以通过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来满足。

此外,当地企业还积极探索新经济,利用临近钦州港,方便锰矿进口的优势生产锰系新材料。E企业便是代表企业之一,由于锰系锂电池具有价格相对低、电压平台高、能量比高等特点,E企业近年来加大研发生产投入,目前已在规划建设年产能为10万吨的锰基材料电池生产基地。据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需进口锰矿十几万吨。


(三)合金企业矿热炉普遍偏小,停开炉成本较低

我们本次调研发现,广西地区合金企业使用的矿热炉变压器容量普遍在16500KVA甚至12500KVA及以下,仅有C企业有25500KVA的矿热炉,A企业也仅有少量有超过12500KVA的矿热炉。此外,回顾我们在12月3日发布的《全国铁合金在产企业产能及利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梳理的广西地区地区硅锰在产产能也可以发现同样的现象。

中小型矿热炉有容易调控产品配比、平均能耗较低、停开炉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广西地区合金企业生产更机动,市场价格一旦低于成本便可停产,尤其是没有与钢厂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一些中小合金企业。据了解,小型炉停开炉需要的成本仅为几万元,而25500KVA及以上的大型炉停开炉需要的成本则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四)供给端较为灵活,企业可以在碳锰和硅锰之间迅速切换产品

由于广西地区拥有锰矿进口优势,但平均电价较高,因此部分锰系合金企业扬长避短,主要以生产平均能耗相对较低但对锰矿入炉品味要求较高的碳锰为主。据了解,生产每吨碳锰消耗的电量在2600-2700度,但要求锰矿的入炉品位至少在40以上。而生产每吨普通硅锰消耗的电量则在3700-4200度,锰矿入炉品位在30到35区间。同时,由于生产过程十分相似,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生产碳锰和生产硅锰之间快速切换。以D企业为例,从生产碳锰到生产符合要求的6517#硅锰仅需24小时即可完成切换。



三、 广西合金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拥有前文所述优势的同时,广西当地锰系合金企业也面临四方面的主要挑战。

(一)电费贵成为广西地区锰系合金发展的最大瓶颈

本次调研获得被调研企业一致认同的就是当地电价贵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导致当地合金企业生产硅锰的成本比北方地区企业高约400元/吨。据了解,广西地区锰系合金企业的享受的电价主要包括长协电价、增量电价等。其中长协电价除水力发电较为发达的百色地区较为便宜外,其他地区基本在0.55-0.57元/度之间,而增量电价虽然比长协电价低一毛左右,但由于当前在产的合金企业基本都保持满负荷生产,基本无法享受该价格。由于北方主产区电价普遍在0.35-0.45元之间,仅电费一项南北生产成本差异就达到近400元/吨,高电价也是导致合金企业迁离广西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当前已有部分合金企业通过自建变电站甚至自建电站的方式降低自身的电力成本,而前者由于投入小,相对普遍,平均可节约0.03-0.04元/度的费用。

此外,由于生产锰系合金需要的焦炭以及自焙电极等原料主产区都在北方,因此广西地区合金企业购买这些原料的运输成本较高,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当地锰系合金的生产成本。

(二)炉型较小,未来两年或面临升级换代问题

前面我们也提到,广西地区生产锰系合金的设备多数为12500KVA及以下的矿热炉。尽管当前国家工信部尚未明确发文表态要淘汰12500KVA及以下矿热炉,但根据北方地区几个省市尤其是宁夏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度来看,12500KVA的矿热炉大概率将在2020年前后全部淘汰。而该项政策一旦正式发布并开始落实,广西地区的锰系合金产能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合金企业将面临升级换代问题。但我们预计后期该地区或将借鉴其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步骤,提前做出规划,分批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及产能置换。

(三)企业面临的现货价格波动和汇率风险敞口较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广西地区硅锰合金企业,无论大小,均因种种原因未进行套期保值。这一方面与广西地区距离当前南方主要交割仓库——湖北三三八和江苏奔牛距离较远,仓单注册成本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广西地区合金企业缺乏期货相关人才等原因有一定关系。

同时,多数合金生产企业都直接与国外矿山订立锰矿采购合同,而由于合同中锰矿均用美元定价,因此给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汇率风险。但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企业大小,均未做汇率风险相关的对冲,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四)同北方地区一样,未来新增产能较大

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广西地区已经通过各项审批在建的和待建的产能数量十分可观。以C公司的母公司为例,当前规划建设的产能包括16台12500KVA的矿热炉,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硅锰合金年产能将达到50万吨。此外,A企业和D企业也均有已经通过各项审批,但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还未开工建设的产能。根据我们的测算,这两家已经通过审批的待建硅锰产能合计约为30万吨/年。一旦这些产能均建成投产,将给南方地区的硅锰合金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六大签约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