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期货中国专访煌昱投资总经理李志康:交易系统中人的契合度最重要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2-06 19:31:53 来源:期货中国


期货中国11、做期货交易,需要正确的交易理念,也需要精湛的交易技巧,就您看来,是理念更重要还是技巧更重要?为什么?


李志康:这也就是“道”与“术”的关系,两者不可或缺,“道”虚无而无处不在,又必须用“术”来表达和体现;而“术”有其局限,正反映出所有道理要落地必须接受“时”和“空”的局限,期货市场就象包罗万象的世界可以包容各种千变万化的模式和策略,只是对应其存在的“时”、“空”不同。事实上每种交易方式都有其相应可趋利避害获得利润生存的一面,只是其对应的“时”、“空”在哪里,这就象金字塔生态系统,狮子有狮子的活法,蚂蚁有蚂蚁的生存之道,你必须找到自己的“时”、“空”定位,正确使用自身的资源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期货中国12、有人认为行情不可预测,有人认为行情可以预测,您怎么看?您觉得一个个体是否具备准确预测行情的能力?金融市场的波动有偶然性、随机性,也有必然性、规律性。从短期波动来看,是偶然性、随机性更多,还是必然性、规律性更多?从长期波动来看,是偶然性、随机性更多,还是必然性、规律性更多?


李志康:金融市场波动的偶然性与随机性同样是动态存在的两个面,由于决定市场运行的要素叠加起来非常复杂,组合出的结果更无法确定。所以总体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交易模式、不同的市场角度、或不同人的不同分析方法,市场都有适合甚至非常吻合的时候,同时也有非常不适合甚至完全相背离的时候。因此有人认为行情可预测,有人认为行情不可预测;有人这段时间预测正确、下段时间预测完全出错,同时也正是因为市场本身博大精深、扑朔迷离,而人的认知和应对有天然的局限性。因此,任何人、任何方式的必然性、规律性预测都是有很多条件或前提制约的,是有范围或程度限制的。而不存在时空制约或前提制约的结论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体现在操作上任何时候都要有紧急避险措施和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期货中国13、您认为“波动是最大的资源”、“波动才是利润来源而非价格”,为什么这么说?


李志康:一个正常的市场应该始终是动态波动着的,只是波动的有大小之分,就像海水有大波浪也有小涟漪,有单向、有周期循环,有大级别的趋势波动也有小级别甚至瞬间即逝的小趋势波动。好比市场可以简单看作为震荡和单边两种型态不同组合衔接、互相交错构成波动。事实上震荡里面有单边,单边里面有震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可分,或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由于时间、周期、规模的不同,被人为定义为震荡和单边,相生、相合、相灭,周期轮回、循环往复。而任何交易模式的利润本质来源都是脱离不了这两个基本型态。其实放眼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把握住了就是利润,把握不住就产生风险、付出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行情永远是相对的,并非是人在自己的立场说好和坏,包括股票也是如此。大行情(大单边)往往也是杀伤力最大的。


至于价格只是波动在具象上的现象,所以如果我们不太在意价格的数量变化,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波动的性质,那么很多模式的生存能力和持续获利能力也许就会因为建立基础的本质不同而得以大大提高。



期货中国14、您做交易以技术分析为主还是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没有结合着一起使用?怎么结合起来用?


李志康:在符合技术分析标准的提示下用基本面分析来评估当下技术信号的交易或持有价值,即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来评估即时变化的值博率,当然技术上的客观量化风险度是我评估交易信号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期货中国15、您做技术分析一般看哪些指标?画哪些线?捕捉哪些特定图形(K线形态)?


李志康:有效的技术工具往往是简单的,一般我就是用均线和形态,但用法变化的灵活可能就一言难尽了,其中包含了各种因素叠加与累积经验的综合匹配运用。事实上,在我投资生涯的早期我曾经坚持多年每天翻看一千多张K线图,而这类似武术中的基本功——站桩,后来看来对今天的成功交易起着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我的决策与脑中储存的“图库”模式识别比对结果是有很大关联的,虽然有时只是一瞬间完成的。



期货中国16、哪些经典形态您经常会在实战中用到?


李志康:所谓经典可能更多的是普遍性。在这之前先补充一下,每天看1000多张K线图是在我的早期,现在不可能看那么多了。大家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关注一些看上去概率非常高的东西,我的理解是概率越高越脆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往往越普遍、越简单的东西恰恰持久力更强。这种简单只是事物本身,不简单的地方是你运用这种事物的能力。简单的事物我的理解一个是形态、一个是均线,因为我是一个趋势交易者,对于突破比较重视。一轮趋势或者一轮行情有刚刚出生状态和中间持续状态以及尾声状态。对于每一个阶段来说,它的特性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刚刚突破的阶段,我比较关注,控制风险就比较重视,把握能力也强一点。类似像警线突破、转式形态的突破、持续形态中刚刚突破,我对这些比较重视。对于一些连续的拉伸,连拉长阳或者连拉长阴,需要中间介入的,在这方面我可能会选择放弃。很多我们界定的范围既要有能做的也有不能做的或者不愿意做的。当一些持续形态出现连续的拉伸,我更多的是持有,或者在有仓位的情况下有限加仓。但如果我要重新开仓,我更愿意在事物的发生阶段或者是在持续阶段。所以在我的《投资战争》里面有底部、腰部和头部。最确切的当然是事后,在事中每一轮行情到底持续多长我们并不清楚。这里也有很多经验的成分,经验必然有局限性。包括我们的顺势而为,更多的是不愿意提前去预测它。还是会有值博率和风险收益比。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不说它是行情的结束,我们只能说它是回调或者波段结束的可能性,这就不能不有所提防,可以等待波段的结束。如果涨了很长一段时间,幅度也很大了,去盲目的进行三轮建仓的第一轮,我可能会比较谨慎。从图库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对比较传统的经典图形在最新行情上的一些演变的把握。图库是死的,人的学习能力是活的。人是万物之灵,机器的特征不折不扣,人的特征能够相对演变。你的演变肯定受某种东西的制约,也就是你的经验、成功率。一个相对经典的图库加上一个学习系统,随后来匹配随着时代演变、品种演变,你能够识别它。对于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模式的人来说,他看到的可能是市场一直在波动,介入之后也毫无章法。经验可能帮助我在杂乱无章中或者大量的随机性中找到非随机性、经典的一面。自然有我自己对高概率形态的判断,这与初期的高概率有区别。对于我能识别的成功概率比较高的,大家可能认为有某种圣杯式的,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某种经典的东西往往都是非常脆弱的。要么是流动性非常缺乏,很多年出现不了,要么可能是理想化的,它一定会有演变。至于采取的指标、线或者图形,更重要的是比较经典。早期我曾经为了某些指标的学习,会花很长时间,非要研究透彻。早期除了看K线非常多之外,甚至专门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一开始做加法,然后做减法,最终剩下的非常简单。



期货中国17、您觉得指标更有效?还是画线更有效?亦或是特定的图形更有效?为什么?


李志康:都有效也可以说都无效,关键是用的前提是否符合使用的时、空,更关键是在组成你能获利模式的要素中是否包含它们,应变和失败处理手段、策略是否完备,而不能盲目模仿、临时添加、随意使用。



期货中国18、如果交易周期分为三大类,日内短线交易、隔夜波段交易、中长线交易,您的交易模式属于哪个交易周期?或是哪几个交易周期的组合?您为何选择这样的交易周期?


李志康:隔夜波段交易应该是我交易模式的本质,但随着交易价值即值博率的不断演变,进出时机选择和节奏会有变化,体现在交易记录上似乎是多交易周期的组合,事实上只是在过程中不断评估值博率后动态把握交易机会而已。



期货中国19:你一笔单子平均持仓时间多长?您做交易以波段为出发点,有没有想过做周期更长的中长线,或是周期更短的日内交易?


李志康:从我成熟以后的交易来说,更多的是波段交易。是否隔夜更多体现在波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体现出来的概率,运用值博率即风险评估来决定我现在到底是应该出还是进。我的股票持仓可能都是非常长的。比如一轮牛市我可以持有某一个股票,当中所有的震荡都不去管它,我只判断整个牛市是否结束。这个可能非常长。虽然中国牛短熊长,但即使再短也可能持续半年、一年。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的出发点如果做股票更愿意从整个行情出发,因为行情比较稀缺。但是在期货上,我认为不管是值博率,同样承担风险所获得的利润,还是从同样获取利润所能控制的风险的角度来做,到底是回调还是转市,我们并不能很确切的知道。做期货,一般我更愿意选择当回调到一定幅度时出来,甚至不排除当波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选择提前平仓,在下一个调整完以后我再重新进入,不管它在这个位置离我的出仓点是高了还是低了。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波段,我只当是波段延续波动的来源,价格具体是多少并不是很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的交易只有波段,没有所谓中长线和日内。


在波段的发展阶段,由于有一些明朗性或者发展概率威胁我仓位的安全度,我可以先选择退出。也就是说这里面有一些是保护性的退出,有些是保护本金,有些是保护盈利。介入也是如此,有些可能是试探性的,有些是正式的。既有我退出时机的把握,也有我愿意承担的风险。比如我3%的风险控制,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机械的。我的交易并非是机械的,完全遵守所谓的砍掉亏损,放长盈利,这些都是相对的。因为你并非很确切地知道应该砍掉怎么样的亏损,性质上、程度上到底怎么把握。我更愿意谈的是值博率,在某个阶段我觉得风险要大于盈利,价值不大,选择退出,不管它是否还在趋势中。如果这个时候持有的价值比较大,或者买入的价值比较大,我也愿意介入,哪怕新的趋势的形态并非是那么明朗。我们做交易,一方面是外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我们都是在交易自己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自己的交易概念。如何能够做到用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大的收益从而体现出最大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从国内期货的角度来说,如果在试探阶段或者并不很确定趋势的情况,我的交易会比较频繁,一旦确定了阶段或者我认为比较安全,会选择持有。这个持有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一点,可能是周,也可能是月。完整周期比较理想的话可能会有月,不理想的话,在试探阶段或者保护性平仓阶段交易会比较频繁。当危险过去以后可能会再进入。看上去一天交易了两次,但在我的理解上可能不一样了。



期货中国20、您认为一次超强机会的建仓可以分为三轮,请问具体是哪三轮?三轮建仓分别用多少仓位合适?


李志康:在建立模型包括品种选择上,我通常喜欢非常简单的,并且相信简单往往更持久有效,只是在用法上不断加以适用性、本土化改进。至于复杂的、偏门的奇招怪式我一直力图回避,因为对它的适用范围、有效时间往往持有一定保留态度。因此我的工具一般都比较大众化,不存在什么神秘感。象三轮建仓也就是通常赢利加仓的“金字塔原则”,至于仓位我是用实际合约值比总资产的杠杆倍数体现的。通常我会第一轮用3倍杠杆、第二轮用1.5倍,第三轮用0.5倍,总共不超过5倍杠杆进行建仓的。当然,单品种允许建满三轮的好机会并不是太多,所以低风险交易机会的流动性会通过不同品种组合来达成,具体内容我在我的文章《投资战争》一、二中有详细描述。



期货中国21、有交易者认为进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出场;也有交易者精研进场技术,寻找更有效的进场点。您觉得进场和出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李志康:一个成熟获利模型的每个部分都很重要,即使是相应的正常亏损。所以一个符合系统要求的进场和一个符合值博率价值动态变化的出场同样重要。是他们共同带来的盈利与亏损的最终组合来体现交易系统的价值的。



期货中国22、您认为,不能过早地、频繁地止损,那么一笔交易应如何设定止损位?


李志康:首先从交易系统的成熟度来说,如果你的交易系统使得你始终频繁止损,那么交易系统要重新研究。交易失败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断崖式的,即我们累计了一定幅度的利润或者自己的本金出现一次暴亏,还有一种就是滴血式的,滴血而亡,是连续的小亏损累积起来的大亏损。不管什么原因,要么是系统本身,要么是人害怕亏损。而害怕亏损也是因为你对交易系统的信心不足。如果经常过早、频繁地止损,说明你的交易系统还有问题。因此对量后面的性质问题需要一个界定。至于第二个方面,是否要遵守一些机械的止损(例如3%),更愿意说对变化的概率的把握,当你认为这个时候应该是上涨或者上涨的概率非常大,而市场没有证明出来,往往这个时候就要高度启动风险控制的基础,并不是一定要机械的非要等到3%的亏损才平仓。因为你的前提已经出现了变化。哪怕在盘中的时候我看到某一次交易机会上涨的概率非常高,但是没有发生,这就说明判断的依据推翻了,被市场否定了。或者我认为上涨的概率没有被市场证明,我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止损。有些时候我的止损是对我观点的止损,市场证明我的观点错了,我就可以马上止损。在某种程度上,止损的背后一种是数量,一种是性质,对观点的止损可能更多于机械的3%止损。如果观点还在,但出于害怕或者各种各样其它的东西,这种止损会被我们定义成并非很正确。观点的性质,哪怕是见亏就平也是可以接受的。从止损的角度来说,一个是依据,第二个在止损方面的幅度和时间。有时候希望收盘能收上去,但没有收上去,我会选择在收盘之前退出,第二天再重新看。这也是止损的一些手段、方式。


关于正常的波动范围,设置止损太大或太小的问题。我觉得幅度的大小是事后个人定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你必须要有依据。既可以说我的观点被市场否定了,也可以说某种观点市场没有肯定。我认为它上涨,但是没有上涨,我就选择退出。甚至有些时候我觉得它上涨的概率很高,结果反而下跌了,这就被市场彻底否定了,连目前的位置都守不住,那我的观点肯定是有疑问的。在市场面前要肯定自己的模型,不能肯定某一次的交易、某一次的观点。因为你某一次的观点在市场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你可以坚守你的模型,但是这种“坚守”也是要打引号的,绝对不能坚守你对市场某一次“肯定”的看法。


责任编辑:李婷
Total:51234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六大签约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